今天是: 日照市东港区图书馆欢迎您!
馆情介绍
工作动态
尼山书院
服务指南
馆藏资源
数字图书馆
读者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院动态
 
【书院活动预告】2017年5月7日尼山书院古琴体验课
2017-05-04 阅读次数: 651

古琴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应该说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艺术,它不仅对于演奏者,同时对于欣赏者,包括演奏的时机、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而言,古琴是带有一定哲理性的深沉艺术,惟其如此,它才能够把人引入审美意境层次。从内容上说,古琴琴境的形成既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同时也与其本身的艺术创作与审美特点有关。琴曲、琴歌的形成正如唐人王昌龄所总结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那样,大多如刘籍《琴议篇》所云:“遇物发声,想象成曲,江出隐映,衔落月于弦中,松风嗖飗,贯清风于指下,此则境之深矣。又若贤人烈士,失意伤时,结恨沉忧,写于声韵,始激切以畅鬼神,终练德而合雅颂,使千载之后,同声见知,此乃琴道深矣。”

琴曲、琴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们触景生情的“物境”,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碧涧流泉》、《梅花三弄》等,以及描写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悲欢离合境遇的“情境”,如《阳关三叠》、《龙翔操》、《关山月》、《渔樵问答》、《大胡笳》、《屈子问渡》等,还有描写人们喜怒哀乐之心理情结的“意境”,如《墨子悲丝》、《忆故人》等。严澄《琴川谱汇序》写出了琴曲意象的多姿多彩:“奏《洞天》而俨霓旌绛节之观;调《溪山》而生寂历幽人之想;抚《长清》而发风疏木劲之思;放《涂山》而觐玉帛冠裳之会;弄《潇湘》则天光云影,容与徘徊;游《梦蝶》则神化希微,出无入有。至若《高山》意到,郁嵂冈祟;《流水》情深,弥漫波逝,以斯言乐,奚让古人?”无论其内容如何,共同的特点是通过琴声来表现出古人心灵与宇宙自然相通的意象与意境。这其中既包括对于自然景物的再现与描绘,给人回归山水天地的自在逍遥;也包括对人生悲欢离合种种经历的刻画与表现,给人以对人生与社会的回味反思。最终实现对暂时性、表面性的现实生活的超越,获得一种大彻大悟后物我两忘的宁静心境。

2017年5月7日下午尼山书院公益课堂与您相约!


 
日照市东港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by He kou Library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金阳路10号 电话:0633-8651320 馆长信箱:rzsdgqtsg@126.com
您是第: 540675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