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
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
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有“左琴右书”之说,
可见琴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之重,
“妙指清音,品味古琴魅力—东港区图书馆尼山书院古琴培训班”您来了吗?
古琴说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科目。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古琴的音色
中国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的声音是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这里的“静”,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
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2017年6月18日(周日)上午(第二期)开课了
古琴培训班(第三期)预约报名,详情服务台咨询
电话:0633-8651320
|